關於羅馬拼音的幾點說明

最近注音符號意外的引起一些討論

廢除ㄅㄆㄇ的話… 繞口令變這樣!他笑噴珍珠 [蘋果日報]
繞口令羅馬拼音變樣?作家嘆:用注音也是整排ㄕ [自由時報]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們的理念,雖然我們發展的是給台灣華語使用的羅馬拼音,不過我們並沒有打算要讓注音符號消失,THL 的目標是拿注音當架構,發展出接近英語發音的羅馬拼音。這邊有幾個觀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1. 華語羅馬拼音是有聲調的,只是日常生活不常看到

不少人聽到羅馬拼音的時候,會直覺想到說注音有聲調可以念,羅馬拼音又沒聲調怎麼念?華語的羅馬拼音當然是有聲調的,只是不同的羅馬拼音方案規定的方式或多或少會有些不同。

會有「羅馬拼音沒有聲調」的印象,主要是對一般台灣人來講,拼音主要的功能就是地名跟姓名的英譯而已,幾乎不會標聲調 (以英譯來講不標聲調正確的),自然就會認為拼音都是不帶聲調了。

2. 注音其實沒有那麼「準」,但是我們會自動腦補

有一種講法是注音相較於羅馬拼音,念起來會比較準確,對非母語學習者而言,因為注音符號並非拉丁文字,確實有機會減少不同語言,尤其是拉丁語系,間交互影響的狀況,不過對從小學習華語的人來講,注音跟羅馬拼音就沒啥差了,了不起就是羅馬拼音影響到英文發音學習而已 (台灣華語不管哪個羅馬拼音方案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台灣福佬語及客家語倒是比較不會)。

而且很多字其實台灣人也沒照注音念,只要節奏對的上就以為念得很準,最常見的例子就是「ㄈㄥ風」,幾乎每個台灣人都會念成 “Fe-Ong-Fong”,「ㄅㄛ博」也很常念成 “Be-O-Buo”,真的照注音念的話還會被覺得是怪腔怪調咧。

3. 不同的語言需要不同的羅馬拼音,不要期待學一套就全部都能用

支持羅馬拼音取代注音的一派,有些人會認為學會羅馬拼音之後什麼都可以拼,啊教會羅馬字可以搞定福佬語跟客家語,為什麼音比較少的華語反而不行?實際上是蠻困難的,之前通用拼音也有做過跨三種語言的嘗試,也是不怎麼成功,華語就是有很麻煩的地方啊,ㄩ跟空韻就夠讓人頭痛了!

真的有這種大量跨語言需求的話直接用國際音標 (IPA) 就好了,一般情況還是各自依照語言特性去羅馬字化比較實用。

4. 學習華語羅馬拼音對其他語言或羅馬拼音幫助有限

同樣支持羅馬拼音取代注音的,有另外一些人是覺得華語用羅馬拼音的話以後要學其他的語言或拼音會比較輕鬆,實際上因為前面講到的華語那些麻煩的點,如果從小學習羅馬拼音,在學別的語言或拼音的時候沒互相干擾就已經是萬幸了,講真的要從小習慣羅馬字母的話,請直接把英文學好就好,台灣的福佬語跟客家語用的教會羅馬字系統跟英文不太打架,要上手不難只是一般人懶得去學而已。

5. 路牌英譯混亂不只是羅馬拼音的問題

每次只要吵拼音法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台灣的路牌太混亂是因為拼音法沒統一」,如果有那麼簡單規定一下拼音法就搞定的話,那這個問題老早就解決了,不要每次看到路牌亂寫就叫拼音法出來扛。

路牌譯寫是「英譯」,也就是「英文名字」,不是把漢字用羅馬拼音寫出來那麼簡單而已的,例如「路」就要意譯成 Road 或者縮寫成 Rd. 而不是寫 Lù,前者是英文,後者不是。什麼該用音譯什麼該用意譯是有大致的規則,不過並沒有很系統化,問題就產生了。然後就是縮寫簡寫的處理也很隨興,什麼時候要縮該怎麼縮有規範的也很少,還有一堆像是大小寫、序數之類的,通通敘述性的帶過去而已,似乎沒有很在乎怎麼標似的。

地名英譯亂寫很大的一塊是這類的東西,不處理這塊的話,就算音譯部份都乖乖的用一致的羅馬拼音方案,亂寫的情況還是會持續的。